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治疗心律失常的微创手术,其操作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导管置入、病灶定位、消融治疗及术后处理等步骤。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及病灶位置。术前需局部麻醉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作为导管进入路径。
2、导管置入
医生在X线引导下将多根电极导管经血管送至心腔。其中标测导管用于记录心脏各部位电活动,消融导管头端带有可释放射频能量的电极。
3、病灶定位
通过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律失常,结合三维标测系统构建心脏电活动模型,精确定位异常电信号起源点或异常传导路径。
4、消融治疗
确认靶点后,消融导管释放高频电流产生50-60℃热量,使局部心肌组织发生可控性凝固坏死,阻断异常电传导。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可达95%以上。
5、术后处理
撤除导管后压迫止血,监测生命体征4-6小时。术后需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多数患者次日即可正常活动。
该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生在配备三维标测系统的心导管室进行。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1周,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