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瘘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皮肤瘙痒以及消化不良。这些症状可能因胆汁外漏的程度和并发症而异,若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1、右上腹疼痛
胆瘘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的右上腹隐痛或绞痛,多因胆汁渗漏刺激腹膜或局部组织炎症引起。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2、黄疸
胆道系统损伤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伴随肝功能异常。
3、发热
约30%-50%患者会出现中低度发热,若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发展为高热寒战。体温常波动在38℃-39.5℃之间,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
4、皮肤瘙痒
血液中沉积的胆汁酸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全身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这种症状在黄疸患者中发生率可达70%,抓挠后可能出现皮肤破损。
5、消化不良
胆汁分泌异常会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大便含脂肪颗粒等症状,长期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进行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治疗方面需根据瘘口位置和大小选择内镜介入、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同时需预防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