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脉搏的含义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脉搏是动脉血管随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规律性搏动,能够反映心脏功能、血液循环状态及血管弹性等生理指标。通常可通过触摸体表浅层动脉感知脉搏,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频率、节律、强弱等特征。

从生理机制来看,心脏每次收缩时将血液泵入动脉系统,动脉血管壁因压力变化产生扩张与回缩,这种波动传递至外周动脉形成可触及的脉搏。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节律规整,搏动力度适中。若脉搏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则为心动过缓,可能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有关。

脉搏的临床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频率异常可提示心脏泵血功能变化,例如房颤患者的脉搏常出现快慢不等、强弱交替的现象。其次,触摸桡动脉、颈动脉等部位的脉搏强弱能辅助判断外周循环状态,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脉搏细弱甚至难以触及。此外,两侧肢体脉搏不对称可能提示动脉狭窄或栓塞,如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上下肢血压和脉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测量脉搏时通常选择桡动脉、颈动脉或足背动脉等浅表部位。触诊时应将食指和中指指腹轻按于动脉表面,避免过度施压阻断血流,计时至少30秒以计算频率。对于心律失常者需测量完整1分钟。部分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仪也可通过光电传感器自动采集脉搏波形,这种方法能更精确地记录脉搏变化趋势。

建议日常监测脉搏时选择早晨起床后、未进食的安静状态,避免运动或情绪激动后测量。若发现脉搏持续过快、过慢、节律紊乱或双侧不对称,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脉搏。需注意脉搏异常仅是体征之一,具体病因需由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