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截疟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截疟是指通过中医药手段治疗疟疾或控制疟疾发作的方法。中医认为疟疾主要由疟邪侵袭、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引起,临床以寒战、高热、汗出、周期性发作为特征。常见的中医截疟方法包括药物、针灸及外治法等。

1、中药截疟

常用具有祛邪截疟功效的中药,如常山、青蒿、槟榔等。常山可祛痰截疟,多用于寒热往来症状;青蒿清虚热、解暑截疟,适用于暑热或阴虚型疟疾;槟榔行气利水,常配伍其他药物缓解疟疾引起的腹胀。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调整。

2、针灸疗法

选取大椎、间使、后溪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大椎穴属督脉,可通阳解表;间使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能调节阴阳平衡。通过刺激穴位可调和气血,帮助驱除体内疟邪,缓解寒战、高热等症状。

3、外治疗法

包括穴位敷贴、药浴等方法。如将截疟中药研磨后敷贴于内关穴,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药浴多选用具有发散表邪的草药,帮助打开腠理,促进邪气外排。

4、饮食调理

发作期间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米粥、山药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恢复期可适量进食百合、莲子等滋阴之品,同时注意防蚊避暑,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

出现疟疾症状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中医截疟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现代临床多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规范使用抗疟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调理改善体质,促进康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