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是指心脏电活动在波形、节律或传导方面出现与正常标准不同的表现,可能提示潜在心脏问题。常见类型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以及结构性心脏异常等,需结合临床进一步分析。
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如房颤、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这类异常可能由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症或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引起,患者常有心悸、头晕症状,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严重程度。
2、心肌缺血
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可能反映心肌供血不足,常见于冠心病患者。此类异常多在运动负荷试验中加重,需结合冠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改善血流。
3、心肌梗死
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病理性Q波提示心肌细胞坏死,多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患者常伴胸痛、大汗,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或介入手术,并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4、结构性心脏异常
QRS波群增宽、心室高电压等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扩张,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心肌病患者。此类改变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治疗重点为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
发现异常心电图时,应及时就诊心血管专科,医生会根据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如心肌酶、心脏超声)综合判断。部分轻微改变可能为暂时性生理变化,但持续性异常需警惕器质性心脏病,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