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毛囊虫是什么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毛囊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毛囊和皮脂腺中的微小寄生虫,属于蠕形螨的一种。其体长约0.1-0.4毫米,肉眼难以观察,通常通过显微镜才能识别。这种寄生虫以皮脂、细胞代谢物为食,可长期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多数情况下与宿主保持共生状态,但当数量异常增殖时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1、形态特征

毛囊虫体型呈蠕虫状,具有四对短小的足肢,体表覆盖角质层。其口器特化呈针状,便于刺入宿主皮肤摄取营养。成虫生命周期约15-20天,雌虫产卵于毛囊深处,卵经过幼虫、若虫阶段发育为成虫。

2、寄生方式

主要寄生于面部T区、鼻翼、前额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的毛囊内,也可存在于睫毛毛囊中。夜间活动较为活跃,会从毛囊深处移动到皮肤表面进行交配。其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可能堵塞毛孔,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3、致病性

当宿主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受损或卫生习惯不良时,毛囊虫过度繁殖可引发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变。典型症状包括面部潮红、丘疹、毛孔粗大及持续性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脓疱和鳞屑。显微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式,通过透明胶带粘贴法或皮肤刮取物检测虫体数量。

日常需注意面部清洁,避免使用过度油腻的护肤品。若出现持续性红斑、痤疮样皮疹等异常症状,建议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检测。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外用甲硝唑凝胶、伊维菌素乳膏等杀螨药物,同时配合调节皮肤菌群的修复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