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鼻窦CT如何正确解读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鼻窦CT的正确解读需要结合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通常包括观察解剖结构、识别异常密度影、评估黏膜及骨质变化等。具体分析应由专业放射科或耳鼻喉科医生完成,患者不可自行诊断。

1、解剖结构观察

鼻窦CT可清晰显示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的形态、大小及对称性。医生会注意是否存在解剖变异,如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或中鼻甲气化,这些可能影响鼻窦引流功能。正常鼻窦应呈现含气空腔,窦壁骨质完整连续。

2、异常密度识别

炎症表现为窦腔内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可能伴有液平面,常见于急性鼻窦炎。慢性炎症可见黏膜增厚或息肉样改变。囊肿呈圆形低密度影,肿瘤则可能呈现不规则强化肿块。钙化灶可能提示真菌性鼻窦炎。

3、黏膜与骨质评估

黏膜增厚超过3mm提示炎症反应,均匀增厚多见于过敏性鼻炎,结节状增厚需警惕息肉。骨质吸收或破坏可能见于侵袭性真菌感染或恶性肿瘤,而骨质增生硬化常与慢性炎症相关。

出现CT异常表现时,建议及时携带影像资料就诊。医生会根据头痛、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持续时间,结合鼻内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可疑占位性病变,可能需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病理活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