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黄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黄作为中药材,通常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以及利湿退黄等功效与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1、泻下攻积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积滞排出。其含有的蒽醌类成分可增加肠内渗透压,软化粪便,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或食积内停。

2、清热泻火

大黄苦寒沉降,能清泄三焦实热。对于目赤肿痛、牙龈肿痛等火热上炎症状,可通过导热下行缓解。现代研究显示其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3、凉血解毒

通过清热凉血作用改善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同时可解热毒疮疡。其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常用于热毒疮痈的外敷治疗。

4、逐瘀通经

大黄能活血祛瘀,促进胞宫血液循环,改善瘀血阻滞引起的经闭、痛经。其有效成分可调节前列腺素水平,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但孕妇需禁用。

5、利湿退黄

归肝胆经的特性使其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胆红素代谢,适用于湿热黄疸。临床常与茵陈、栀子配伍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改善肝功能指标。

需注意大黄不宜久煎以免减弱泻下作用,煎煮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痛腹泻。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女性月经期应避免使用活血功效的炮制品,防止经量过多。具体用药方案需经中医师四诊合参后制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