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造影剂是一种含碘的化合物,常用于医学影像检查中增强不同组织或病变的显影对比度。它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方式进入人体,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血管、器官及病变结构。以下是关于碘造影剂的具体介绍:
1、成分与类型
碘造影剂主要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如泛影葡胺,非离子型如碘海醇、碘帕醇等。根据溶解度差异,还可分为水溶性(用于血管造影)和脂溶性(用于淋巴管造影)。现代临床多选用安全性更高的非离子型造影剂。
2、作用机制
碘元素具有高原子量,能有效吸收X射线。当造影剂在血管或器官内分布时,通过改变局部组织的X线透过率,形成明显的密度差异。这种增强效果可使血管走行、肿瘤边界、炎症病灶等细微结构在CT图像上呈现更清晰的显影。
3、适用检查
广泛应用于CT增强扫描(如脑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输尿管形态)以及消化道瘘管检查。在肿瘤学中,可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血供特点。
4、使用注意事项
约1-3%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潮红、恶心,重者可能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因造影剂可能加重肾损伤。检查前需评估血清肌酐水平,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者需暂停用药。
使用碘造影剂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甲状腺功能状况及近期用药情况。检查后建议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是否有皮疹、呼吸困难等迟发反应。医护人员会在检查现场配备急救设备,确保突发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