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口服药物、保持卫生、消毒杀菌以及联合治疗等,需根据感染程度遵医嘱选择。日常注意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1、局部用药
脚部真菌感染较轻时,一般可外用抗真菌药物涂抹患处。常用药物包括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联苯苄唑凝胶等,这类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缓解瘙痒脱屑症状。使用时需清洁患处后均匀涂抹,每日2-3次,连续使用4周以上。
2、口服药物
若局部用药效果不佳或感染面积较大,需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盐酸特比萘芬片等,通过血液循环抑制全身真菌活性。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指标。
3、保持卫生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并彻底擦干,特别是趾缝部位。穿着透气棉质袜子并及时更换,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物品。保持足部干燥可破坏真菌滋生环境,降低复发风险。
4、消毒杀菌
对接触过的鞋袜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使用紫外线烘鞋器杀菌。浴缸、拖鞋等物品需定期用75%酒精擦拭,防止真菌残留造成反复感染。
5、联合治疗
严重角化过度型感染需采用药物封包治疗,将尿素软膏与水杨酸软膏按比例混合后封包软化角质,再配合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者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治疗期间需按疗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红肿渗液等加重症状,应及时就诊调整方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支持。愈后需持续做好足部护理,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