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下动脉是腹主动脉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负责为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供血。它通常在第三腰椎水平从腹主动脉前壁分出,是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
1、解剖位置
肠系膜下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前壁,约在第三腰椎水平,沿腹膜后方向左下方走行。其起始部位常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后方,向下延伸至骨盆边缘,最终分为直肠上动脉等终末分支。
2、主要分支
该动脉主要发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三支。左结肠动脉负责降结肠血供,乙状结肠动脉分布于乙状结肠,直肠上动脉则延伸至直肠上部,这些分支通过吻合支与肠系膜上动脉及髂内动脉的分支形成侧支循环。
3、供血范围
肠系膜下动脉主要营养左半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这些部位的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依赖其提供的富氧血液,血供障碍可能导致肠壁缺血甚至坏死。
4、临床意义
该动脉的病变可能引发缺血性结肠炎,常见症状包括突发腹痛和血便。在外科手术中(如腹主动脉瘤修复或直肠癌根治术),需特别注意保护或重建此动脉,避免术后肠缺血并发症。影像学检查中,CTA可清晰显示其走行及狭窄情况。
日常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肠道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有助于维护肠道血管健康。进行腹部手术前,医生会评估血管状况以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