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突然感染通常与病毒暴露有关,可能涉及母婴传播、血液接触或性传播等途径。常见原因包括不洁医疗操作、共用注射器具、无保护性行为等,具体需结合个人情况分析。
1、母婴传播
感染乙肝病毒的产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部分患者因幼年感染未及时检测,成年后发病易被误认为“突然”患病,实际存在长期潜伏感染。
2、血液接触
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牙科器械)、非法采血输血、纹身穿刺等有创操作,可能造成病毒经破损皮肤黏膜传播。静脉药瘾者共用针头感染率高达70%。
3、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导致病毒通过生殖道分泌物传播,多性伴侣群体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男男性行为者感染概率较普通人群高4-8倍。
建议及时进行乙肝两对半、HBV-DNA检测明确感染状态。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进行保肝治疗。日常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应全程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