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量偏低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药物补充、运动锻炼等方式进行补充,建议根据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方法。
1、饮食调整
骨量偏低的人群日常应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如牛奶、奶酪、豆制品、鱼类等食物。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适量食用这类食物可为骨骼健康提供基础营养支持。同时可适当晒太阳,紫外线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
2、药物补充
若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维D钙咀嚼片等钙剂补充钙元素。对于维生素D缺乏者,可能需要服用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严重骨量减少者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3、运动锻炼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爬楼梯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这类运动可通过机械应力刺激促进骨细胞活性,延缓骨量流失。同时建议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瑜伽,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群。
日常需注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及咖啡因摄入,这些因素可能加速骨质流失。建议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监测骨量变化情况。若合并腰背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骨质疏松症,避免盲目自行服用大剂量钙剂,防止引发肾结石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