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抑郁症何时会发展至自残行为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残行为通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共病情况等因素有关。若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干预,避免延误病情。

1、病情严重

当抑郁症状持续加重,患者可能因无法承受强烈的负面情绪而产生自残冲动。此时常伴随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等核心症状,甚至出现自杀观念。这类患者需及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专业评估。

2、应对方式消极

部分患者缺乏健康的情绪调节技巧,可能通过自残来缓解心理痛苦。这种自残行为往往呈现反复性特征,常发生在遭遇应激事件或人际冲突后,皮肤切割是最常见表现形式。

3、社会支持不足

长期缺乏家庭关怀或社会资源支持的患者,自残风险显著增加。孤立状态会加剧患者的无助感,使其更易采取极端方式宣泄情绪,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4、共病情况复杂

合并焦虑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物质滥用等共病患者,自残发生率会升高2-3倍。这类共病会削弱患者的冲动控制能力,需通过精神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异常,当发现自伤倾向时应立即陪同就医。规范化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对矫正自残行为有明确疗效。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对预防自残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