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是人体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扁骨的一种。其左右对称,共12对,上端连接胸椎,前部通过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共同构成保护胸腔内脏器的骨性结构。
1、解剖结构
肋骨呈细长弯曲的扁骨状,分为真肋、假肋和浮肋三类。上方第1-7对肋骨前端通过肋软骨直接与胸骨连接,称为真肋;第8-10对肋骨前端通过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属于假肋;最下方第11-12对肋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为浮肋。这种阶梯式结构既保证了胸廓的稳固性,又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力学支撑。
2、生理功能
肋骨与胸椎、胸骨共同围成胸廓,形成保护心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刚性屏障。在呼吸过程中,肋间肌收缩带动肋骨上提,胸廓容积增大实现吸气;肋骨下降时则促进呼气。肋软骨的弹性特性还能缓冲外力冲击,降低骨折风险。
3、临床意义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创伤,多发生于第4-9肋。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能导致反常呼吸,需及时进行胸带固定或手术复位。先天性肋骨发育异常如叉状肋、颈肋可能压迫臂丛神经,而佝偻病患者可见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形成的串珠样改变。
日常需注意避免胸部撞击等外伤,剧烈咳嗽者可使用镇咳药物预防肋骨应力性骨折。若出现胸痛伴呼吸受限,应及时进行X线或CT检查排除骨折,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