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属于副黏病毒科的单链RNA病毒。该病毒全年可传播,但高发于冬春季节,易感人群主要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1、病原学特征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包膜结构,表面存在F蛋白和G蛋白两种糖蛋白。F蛋白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G蛋白负责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受体。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后,可导致纤毛细胞损伤和黏液分泌增加。
2、传播途径与易感性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污染物传播,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气道结构较狭窄,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童属于高危人群。
3、临床表现与诊断
潜伏期通常为2-8天,初期表现为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48-72小时内可能进展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重症患儿可见三凹征、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表现。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或哮鸣音。
该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轻症患者通过补液、吸氧等支持治疗可痊愈。预防措施包括接触患儿后规范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高危人群可接种帕利珠单抗等预防性药物。若患儿出现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血氧饱和度小于90%或喂养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