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治疗的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而定,通常需要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药物以及预防并发症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等,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能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这类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儿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
2、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使用期间需注意药物过敏史,避免超量服用导致肝损伤,服药期间需多饮水并监测体温变化。
3、止咳化痰药
右美沙芬、氨溴索等适用于干咳或痰液黏稠的情况。这类药物需根据咳嗽类型选择,痰多者需慎用中枢性镇咳药,服用祛痰药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或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可配合物理降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混合服用多种感冒药,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用药前需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