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遇冷敏感可能与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龋齿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诱因进行针对性处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牙釉质磨损
长期横向用力刷牙或频繁进食酸性食物可能导致牙釉质磨损,使牙本质小管暴露,冷刺激通过开放的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引发敏感。此类人群可选择含钾离子的脱敏牙膏,配合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进一步损伤牙体组织。
2、牙龈退缩
牙周炎或刷牙力度过大造成牙龈萎缩时,牙根面暴露导致覆盖牙根的牙骨质较薄,无法有效隔绝冷刺激。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必要时采用树脂充填或牙龈移植术覆盖暴露的根面,日常使用抗敏感漱口水维护口腔环境。
3、龋齿
牙体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龋洞后,冷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牙本质或牙髓。浅龋可通过去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中深龋需垫底后再行复合树脂修复;若已引发牙髓炎,则需进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组织。
日常应避免同时接触冷热交替食物,使用37℃左右的温水漱口。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并接受口腔检查,对于较深的窝沟可提前做预防性封闭。若牙齿敏感伴随自发痛或夜间痛加重,可能提示牙髓病变,需尽快到牙体牙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