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生活习惯不良、接触病原体等因素有关,一般可以通过加强免疫力、保持卫生、调整饮食、接种疫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日常需注意防护,必要时及时就医。
1、加强免疫力
长期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冒,建议通过合理作息、适量运动、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方式增强体质。例如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当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保持卫生
接触流感患者或触摸公共物品后未及时清洁,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日常需养成勤洗手习惯,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中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调整饮食
长期偏食可能导致维生素缺乏,影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橙子、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量饮用温水,避免过度节食。
4、接种疫苗
体质虚弱者可在每年流感季前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特定型别病毒感染。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还可接种肺炎疫苗,降低合并肺部感染概率。
5、药物治疗
确诊为病毒性感冒时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若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解热镇痛药,但需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
频繁感冒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测等检查,排除贫血、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差过大的环境。若每年感冒超过6次或伴有持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到呼吸内科就诊排查免疫缺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