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毒素影响等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生理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短暂的心律不齐。此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调整作息、保持情绪稳定后可逐渐缓解。
2、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器质性疾病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患者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改善心律。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代谢率升高,刺激心肌细胞过度兴奋;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可能减缓心脏电信号传导。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巯咪唑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调节甲状腺功能。
4、药物或毒素影响
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或使用某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能干扰心脏离子通道功能。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相关药物,并配合对症处理。
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饮品摄入。若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或射频消融等治疗,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