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不均匀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或宫腔粘连等病理性因素导致,需结合具体症状分析。
1、月经周期变化
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会出现生理性增厚或脱落。排卵期前后内膜厚度可达10-12mm,此时超声可能显示回声不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2、子宫内膜息肉
长期炎症刺激或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内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直径多在1cm以下。患者常伴有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症状,确诊后可通过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必要时行宫腔镜切除。
3、子宫内膜炎
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的炎症会导致内膜充血水肿,超声显示内膜毛糙不均。急性期可出现下腹痛、发热及异常阴道分泌物,需使用头孢克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7-14天。
4、子宫内膜增生
长期无排卵或雌激素持续刺激可能导致内膜异常增厚,呈现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患者多有月经紊乱表现,诊断性刮宫后可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药物进行周期性治疗。
5、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损伤基底层内膜时,可能形成纤维粘连带,超声显示内膜线中断、厚薄不均。轻度粘连可通过戊酸雌二醇片促进内膜修复,中重度粘连需宫腔镜分离术联合放置节育环防止复粘。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反复流产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