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破溃是指皮肤表层及深层组织发生损伤,形成开放性创面,可能伴随渗液、出血、红肿或感染等症状。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处理。
皮肤破溃常见于外伤摩擦、烧烫伤、蚊虫叮咬后抓挠等物理性损伤,也可能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疖肿、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糜烂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足溃疡相关。破溃初期表现为局部表皮剥脱,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加深至真皮层,出现组织液渗出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可能发红发热。对于轻微破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覆盖无菌纱布保护创面。若破溃面积超过3cm²、持续渗液超过72小时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日常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以促进愈合。若破溃边缘出现黑色坏死组织或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发展为深度溃疡,建议立即至皮肤科或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