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预防主要在于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定期体检。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7.0mmol/L以内。
2、调整饮食
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和肥肉摄入。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65岁以上老年人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韧性训练,运动时心率建议维持在(170-年龄)次/分的靶心率范围。
4、戒烟限酒
吸烟会使中风风险提升2-4倍,建议完全戒烟。饮酒量应控制在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
5、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每年需检测血压、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指标。房颤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维持INR值在2.0-3.0之间。
建议存在脑血管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每半年到神经内科进行专项筛查。若出现突发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先兆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窗口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