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肉疙瘩可能是寻常疣、软纤维瘤或脂肪瘤等皮肤问题,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建议就医明确诊断后针对性处理。
1、药物治疗
若肉疙瘩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寻常疣,可遵医嘱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或促进表皮剥脱来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需坚持规范使用。
2、物理治疗
液氮冷冻治疗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皮损,通过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激光治疗如二氧化碳激光可精准气化疣体或增生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电灼术则利用高频电流破坏病变组织,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3、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1cm的脂肪瘤或反复摩擦部位的皮赘,可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并缝合,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对于深部组织肿物,医生可能建议病理检查排除恶变风险。
日常需避免搔抓或自行剪除肉疙瘩,防止继发感染。若皮损短期内增大、破溃出血或伴有疼痛,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完善检查。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部位及个人情况综合制定,不建议盲目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