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能引起腰疼,但通常属于伴随症状,需结合其他表现进行判断。这种情况可能与发热引起的肌肉酸痛、过度疲劳或继发感染有关,应及时观察并就医排查。
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腰背部区域,这可能与发热导致乳酸代谢异常、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当体温超过38℃时,肌肉组织因无氧代谢增强易产生酸性物质堆积,从而引发酸痛感。若患者本身存在腰肌劳损或腰椎退行性病变,感冒期间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使原有疼痛加重。
当腰疼伴随寒战、尿频尿急等症状时,需警惕继发泌尿系统感染。感冒可能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引发肾盂肾炎,此时腰部叩击痛明显,且疼痛呈持续性。此外,流行性感冒病毒血症期间,病毒直接侵袭肌肉组织也可能造成肌炎,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出现明显腰疼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肌肉负担。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物。若疼痛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伴随血尿、排尿困难,需及时到感染科或肾内科就诊,进行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应注意感冒期间保持腰背部保暖,避免久坐久站加重肌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