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物理降温应擦哪些部位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物理降温通常可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及腘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但需注意擦拭手法和禁忌部位,具体操作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1、颈部

颈部两侧及耳后区域有颈动脉经过,血流量较大。可用温水浸湿的毛巾轻轻擦拭该处皮肤,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擦拭时注意避开喉结中央部位,避免刺激气管引起不适。

2、腋窝

腋窝处分布大量汗腺及腋动脉,将手臂抬起后可用温毛巾反复擦拭3-5分钟。擦拭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温暖,防止因过度暴露导致寒战,反而促使体温上升。

3、腹股沟

腹股沟位于大腿根部与腹部交界处,靠近股动脉。擦拭时需让患者平卧,将温毛巾拧至半干后轻柔打圈擦拭,每次持续2-3分钟。该部位皮肤较敏感,需控制水温在32-34℃之间。

4、肘窝

肘关节内侧的肘窝区域皮下静脉表浅,擦拭时可屈曲肘关节暴露皮肤褶皱处。建议采用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的单向擦拭手法,避免反复来回摩擦刺激皮肤。

5、腘窝

膝盖后方的腘窝处有腘静脉经过,擦拭时需协助患者弯曲膝关节,用温毛巾包裹该部位轻轻按压。该区域皮肤薄弱,需注意控制擦拭力度,每次操作不超过5分钟。

进行物理降温时应保持室温25℃左右,单次擦拭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擦拭后需及时擦干皮肤并更换干燥衣物,避免冷刺激引发寒战。若擦拭后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婴幼儿及老年患者操作时需特别注意保暖,心前区、腹部及足底等部位禁止擦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