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跟腱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如过度使用、运动损伤,也可能与跟腱炎、跟腱断裂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站立、跑步或跳跃等运动可能造成跟腱反复牵拉,导致局部肌肉劳损或轻微拉伤。此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或运动前未充分热身,也可能引发暂时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在休息、冰敷或减少活动后逐渐缓解。
2、跟腱炎
长期过度负荷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引发跟腱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疼痛明显。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
3、跟腱断裂
多见于运动中突然发力或外力直接撞击,患者常感到跟腱部位剧烈疼痛、肿胀,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或无法提踵。完全性断裂需通过手术缝合修复,部分断裂可通过石膏固定保守治疗。若受伤后出现弹响、局部凹陷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评估。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运动时选择缓冲性能好的鞋子。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受限或夜间静息痛,建议尽早就诊骨科完善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