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饮酒可能在短期内引起血压轻微下降,但长期或大量饮酒通常会导致血压升高。酒精对血压的影响与摄入量和饮酒时间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少量饮酒后,酒精可能导致血管短暂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从而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这种现象通常在饮酒后2-4小时内发生,收缩压可能下降5-10mmHg。但该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个体差异较大。长期规律性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促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上升。每日摄入酒精超过30克(约相当于300ml白酒)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持续饮酒还会干扰降压药物疗效,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增大。
建议健康人群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戒酒。已出现血压异常者需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剧烈波动,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