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的症状通常包括口腔溃疡、白色或红色斑块、疱疹、疼痛以及口干等。这些症状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口腔溃疡
常见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充血发红。轻型溃疡直径约2-4mm,7-14天可自愈,重型溃疡直径可达1cm以上且愈合时间较长。
2、白色或红色斑块
口腔扁平苔藓多呈现网状白色条纹,黏膜可能出现糜烂;口腔白斑表现为擦不掉的白色斑块,部分可能出现颗粒状或疣状增生;红斑病则显示为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均属于癌前病变范畴。
3、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发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表浅溃疡,常伴有灼痛感。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4、疼痛
多数黏膜病伴随疼痛症状,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重。糜烂型扁平苔藓、重型阿弗他溃疡等疼痛明显,可能影响正常言语和吞咽功能。
5、口干
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发黏,可能伴发猖獗性龋齿。部分患者同时存在眼干、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饮食,戒烟限酒。若发现口腔黏膜异常改变持续2周未愈,或出现逐渐扩大的溃疡、异常增生等情况,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