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布鲁氏杆菌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布鲁氏菌属,可引发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波状热)。该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食用未灭菌的乳制品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长期发热、乏力等症状。

1、病原学特征

布鲁氏杆菌为需氧菌,无芽孢,可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其细胞壁脂多糖成分是致病关键,能抵抗巨噬细胞吞噬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组织炎症和肉芽肿形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与感染动物(羊、牛、猪)的体液接触传播,如接羔、处理流产胎畜时经皮肤黏膜感染。食用含菌生乳、未煮熟肉类等消化道传播约占20%病例,气溶胶吸入传播常见于实验室暴露。

3、临床表现

急性期典型症状包括波状热(体温昼夜间大幅波动)、盗汗、关节肌肉疼痛。慢性期可累及骨关节(脊柱炎)、生殖系统(睾丸炎)及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和淋巴结病变。

4、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是常用初筛手段,确诊需血培养或骨髓培养分离病原体。PCR检测可快速识别细菌DNA,适用于早期诊断。

5、防治措施

治疗首选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疗程需持续6周以上。高危人群应做好职业防护,接触牲畜时穿戴防护装备,食用巴氏消毒乳制品。疫区需定期开展畜群检疫和病畜扑杀,目前我国使用S2株减毒活疫苗进行动物免疫。

若出现持续发热伴关节痛,且有牲畜接触史或生乳饮用史,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确诊患者需规范完成抗菌疗程,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密切接触者应进行血清学筛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