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的症状主要包括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症状等,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病因治疗等。具体表现和干预措施需结合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1、感觉异常
患者常出现四肢远端麻木、刺痛或蚁走感,可能伴随触觉、温度觉减退,多因神经轴突变性或髓鞘脱失导致信号传导异常。症状多从手足末端向近端发展,夜间可能加重。
2、运动障碍
表现为肌力减弱、腱反射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肌肉萎缩或足下垂。这与运动神经纤维受损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有关,长期未干预可能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3、自主神经症状
常见皮肤干燥脱屑、指(趾)甲增厚变形,部分患者伴随局部发凉、多汗或无汗现象,主要由自主神经纤维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
4、药物治疗
通常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修复,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异常放电,急性期还可能使用地塞米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5、物理治疗
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红外线照射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维持肌肉张力。每日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关节活动,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进程。
6、病因治疗
若由糖尿病引起需规范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酒精中毒性神经炎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重金属中毒则需采用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驱除毒素。
日常需注意肢体保暖,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控制慢性疾病。若出现进行性肌无力或感觉丧失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通过神经传导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