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升高可能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理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妊娠期生理性增高。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妊娠期胆汁淤积
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注射用腺苷蛋氨酸等药物改善胆汁代谢。
2、病毒性肝炎
甲肝、乙肝等病毒感染引发肝脏炎症时,肝细胞受损会导致胆汁代谢障碍。患者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3、肝硬化
长期肝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无法正常代谢胆汁酸。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体征。通常需要联合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配合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
4、妊娠期生理性升高
部分孕妇在孕晚期可出现甘胆酸轻微增高,与激素变化引起的暂时性胆汁淤积有关。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胆汁酸水平,建议每2周复查肝功能指标。
出现甘胆酸升高时,建议及时进行肝胆彩超、病毒性肝炎筛查等检查。孕妇如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症状,需立即到产科就诊。日常应注意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