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主动脉剥离是怎么回事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主动脉剥离通常称为主动脉夹层,可能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疾病、外伤或妊娠等原因引起的。该疾病起病急骤,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过高压力,导致内膜逐渐受损并形成裂口。血液从裂口进入血管壁中层,造成主动脉分层。患者可能伴随胸背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弹性减弱,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内膜撕裂。此类患者常存在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血管状态。

3、遗传性疾病

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会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异常,血管壁脆弱性增加。此类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或骨骼异常体征,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临床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降低血流剪切力,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手术。

4、外伤或医源性损伤

严重胸部撞击、介入手术操作不当可能直接损伤主动脉壁。此类情况起病突然,需立即通过CTA评估损伤程度,并采取覆膜支架植入或外科修复治疗。

5、妊娠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和激素变化可能加重血管负担,尤其在孕晚期或合并妊娠高血压时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片等妊娠安全药物,并在产科与心血管科联合指导下管理。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行为。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或CT血管成像检查,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基础疾病。若出现突发性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