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液治疗、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需根据脱水程度及病因选择合适的方式。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1、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患者可首选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III,能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出现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快速恢复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补液时需严格控制速度。
2、药物治疗
若脱水由腹泻引起,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若存在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片等。呕吐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禁忌证。
3、原发病治疗
针对导致脱水的根本病因进行处理,如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肠梗阻患者需禁食并解除梗阻。感染性疾病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胶囊)或抗菌药物,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日常应保持充足饮水,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弹性下降等早期脱水症状时,建议立即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若持续呕吐、腹泻超过24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少尿等表现,需急诊静脉补液,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