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可能与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畸形、母体脱水、胎膜早破以及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孕妇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补液、治疗原发病或及时终止妊娠,同时配合日常监测和调整生活习惯。
1、胎盘功能不全
胎盘功能异常会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过少。这种情况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过期妊娠等并发症,可通过超声多普勒监测脐动脉血流,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胎儿存在肾缺如、输尿管梗阻等先天畸形时,无法正常产生和排泄尿液。这种情况多通过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确诊后需经产科医生评估,可能需要进行遗传咨询或终止妊娠。
3、母体血容量不足
孕妇长期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必要时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同时停用影响血容量的药物。
4、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导致羊水持续外漏,可通过阴道pH试纸检测和超声检查确诊。孕周不足34周者需绝对卧床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可能影响羊水生成。这种情况通常在停药后1-2周羊水量自行恢复,期间需加强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
孕妇日常需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每日记录胎动次数。若出现胎动减少、宫高增长停滞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妊娠37周后确诊羊水过少且胎儿成熟者,建议及时终止妊娠。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或过量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