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否属于大病,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大部分轻症患者可能症状轻微且可自愈,但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症状较轻的心肌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乏力、胸闷或心悸,这类情况通过充分休息和对症治疗通常可以逐渐恢复。多数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轻型病例,在发病后2-4周内随着病毒清除,心肌损伤可自行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症状不严重,患者仍需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
急性重症心肌炎则属于危急重症,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甚至心源性休克。数据显示约5%-10%的重症患者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发生猝死。当患者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血压持续下降时,提示可能已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需立即进行重症监护治疗。
部分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病例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这类患者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可能持续进展,最终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显示约20%的慢性心肌炎患者在5-10年后可能出现不可逆性心肌重构。
出现疑似心肌炎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对于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心律失常或心功能异常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