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肥厚型鼻炎如何治疗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肥厚型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药治疗以及日常调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对于轻中度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配合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短期缓解鼻塞。若合并过敏反应,可联合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控制症状。用药时需严格遵循疗程,避免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

2、物理治疗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择激光、微波或射频消融等物理疗法。这些方法通过热效应促使鼻甲黏膜下组织纤维化收缩,从而改善通气。治疗创伤较小,但可能存在术后黏膜干燥等并发症,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3、手术治疗

适用于鼻甲骨质增生或黏膜极度肥厚的顽固性病例。常见术式为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黏膜下骨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肥厚组织恢复鼻腔通气功能。术后需配合鼻腔冲洗和抗感染治疗,恢复期约2-4周。

4、中药治疗

中医多采用宣肺通窍法,可使用辛夷、苍耳子等药材制成的鼻渊舒口服液或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期间需注意辨证施治,部分患者可能需配合针灸迎香、印堂等穴位改善症状。

5、日常调理

建议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保持湿润。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戒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佩戴口罩可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直接刺激。

若鼻塞持续加重或伴有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延长减充血剂使用时间。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鼻腔护理,降低粘连等并发症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