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患者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及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止泻药物、补液盐、益生菌等进行治疗,严重时可能需静脉补液。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病原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痢疾多由志贺菌属、沙门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治疗时需针对致病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常用于成人细菌性痢疾治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适用于儿童及对喹诺酮类耐药的情况,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或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对症治疗药物包括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可通过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缓解腹泻症状。口服补液盐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对于频繁呕吐或重度脱水患者,需及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盐水及电解质。
出现血便、高热等痢疾症状应及时进行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饮食加重肠道负担。所有抗菌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遵循禁忌症,若用药后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