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八纲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八纲通常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体系。这八纲通过对疾病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的归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1、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的纲领。表证指外感病邪侵犯肌表,常见发热、恶寒等症状;里证则病位在内,涉及脏腑气血,如腹痛、便秘等。例如风寒感冒初期多属表证,需用解表法治疗。

2、寒热

寒热反映疾病的性质。寒证表现为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多因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热证可见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常由阳热亢盛或外感温热之邪引起。临床需根据寒热属性选择温阳散寒或清热泻火治法。

3、虚实

虚实用于判断正邪盛衰。虚证如气血两虚可见乏力、面色苍白,实证如痰湿内阻多现腹胀、舌苔厚腻。治疗时虚则补益,实则攻邪,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食积者用保和丸。

4、阴阳

阴阳为八纲总纲,里、寒、虚属阴,表、热、实属阳。亡阴证见汗出如油、舌红绛,亡阳证则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临床需通过调和阴阳恢复机体平衡,如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八纲辨证需要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日常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明确证型,避免自行套用理论导致误诊误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