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严重者可能伴随贫血。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月经量增多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干扰子宫收缩,导致月经期出血量明显增加。患者可能出现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排出大量血块等现象,部分人月经量可达正常量的2-3倍。
2、经期延长
正常月经持续3-7天,子宫肌瘤患者可能出现持续10天以上的阴道出血。这是由于肌瘤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修复,导致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所致。
3、不规则出血
约30%患者会在非月经期出现点滴出血或大量出血,常见于肌瘤压迫子宫内膜静脉丛或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的情况。这种出血可能持续数天,与正常月经周期无明确关联。
4、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失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低于110g/L,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等表现。严重贫血者(Hb小于60g/L)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晕厥。
5、压迫症状
当肌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尿频、便秘等症状。这种机械性压迫可能同时影响子宫血管收缩功能,间接加重出血症状。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血常规检查。临床通常根据肌瘤大小、位置选择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氨甲环酸)或手术治疗(肌瘤剔除/子宫切除)。日常应注意记录出血情况,避免过度劳累,保证铁元素和蛋白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