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撕裂伤口裂开可能与局部感染、护理不当或过早活动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必要时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裂开原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
1、日常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基础,每次排便后可用清水由前向后冲洗会阴部,并用医用纱布轻轻蘸干。日常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或过度活动增加伤口张力。饮食上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菠菜等,促进组织修复。
2、药物治疗
若存在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可使用碘伏溶液消毒后,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康复新液促进愈合。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
3、物理治疗
产后24小时后可遵医嘱进行会阴部红外线照射,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凯格尔运动需在伤口初步愈合后进行,通过规律收缩盆底肌增强组织支撑力,每日3组,每组10-15次。
4、手术处理
若伤口全层裂开超过1cm,或伴有活动性出血、组织坏死等情况,需在麻醉下重新清创缝合。术后需配合使用弹力腹带减少腹部压力,保持半卧位休息,并严格进行抗感染治疗。
出现伤口裂开情况应避免自行涂抹偏方或消毒剂,每日至少观察伤口2次,注意体温变化。哺乳期用药需提前告知医生,若出现发热超过38.5℃、脓性分泌物增多或伤口持续渗血等情况,应立即到产科急诊处理。产后42天需常规复查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