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奶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调整饮食、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科学催乳。若乳汁分泌不足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原因。
1、增加哺乳频率
频繁哺乳或使用吸奶器能有效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建议每天哺乳8~12次,每次尽量排空乳房,通过婴儿吸吮或仪器负压促进泌乳素释放,帮助建立稳定的泌乳反射。
2、调整饮食结构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牛奶、豆制品,配合花生、木瓜、山药等食材煲汤。适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800千卡,为乳汁合成提供营养基础。
3、按摩理疗
采用环形按摩法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揉,配合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寻求专业催乳师进行穴位刺激,重点按摩膻中、乳根、少泽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
4、药物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气血虚弱者可使用通乳颗粒、下乳涌泉散等中成药调理;必要时短期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等西药刺激泌乳素分泌。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抑制泌乳的药物。
建议保持愉悦心情和充足睡眠,穿着舒适哺乳内衣。若出现乳房硬块、红肿疼痛或乳汁分泌量持续不足,应及时到产科或乳腺科就诊,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乳腺管堵塞等病理因素。哺乳期间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记录哺乳日记观察泌乳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