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是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具有调节体温、排出代谢产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作用。部分情况下,频繁或异常发汗也可能与疾病因素相关。
1、调节体温
人体通过汗液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当外界温度升高或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汗液。这种生理性发汗多见于额头、腋窝等部位,每日出汗量通常不超过1000毫升。
2、排出代谢产物
汗液中含尿素、乳酸等物质,约占汗液成分的1%。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通过间断性发汗促进代谢废物排泄,但肾脏仍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
3、病理因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基础代谢率增高,常出现全身多汗;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夜间盗汗;围绝经期综合征因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潮热出汗。此类病理性出汗多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心悸、消瘦、发热等。
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异常多汗,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至内分泌科、感染科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避免穿着透气性差的化纤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