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后出血是什么

冯翠平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产后出血一般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阴道分娩后,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残留等因素引发。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子宫无法有效收缩闭合血管,导致持续性出血。产道损伤多因胎儿过大或急产造成宫颈、阴道等部位撕裂,引起大量流血。胎盘残留或植入异常也会影响子宫收缩,增加出血风险。此外,凝血功能障碍或妊娠期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可能加重出血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产妇应密切观察产后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如头晕、心悸等。一旦发现出血量异常增多,需立即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出血原因采取按摩子宫、缝合裂伤或使用促宫缩药物等措施。产后定期复查和科学护理有助于降低出血风险,确保产妇健康恢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