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用于降低眼压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促进房水排出,从而控制青光眼进展。该手术通常适用于药物或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1、手术原理
小梁切除术通过在外眼壁(巩膜)制作一个微小通道,并切除部分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使房水绕过阻塞的房角结构,直接流入结膜下间隙形成滤过泡,从而有效降低眼内压。这种房水外流的新途径可长期维持眼压在安全范围。
2、适用患者
该手术主要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特别是使用降眼压药物或接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后仍无法控制眼压的患者。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房角粘连严重者,也可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3、手术过程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会在角膜缘制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随后切除深层约3mm×4mm的巩膜及小梁组织,并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中会使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减少瘢痕形成,最后分层缝合巩膜瓣和结膜切口。
4、术后护理
术后需佩戴眼罩保护术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同时应用激素类眼药水(如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术后1周内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滤过泡形态和眼压变化。
5、可能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早期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可通过加压包扎和药物治疗改善;中晚期可能出现滤过泡瘢痕化、白内障进展或眼内感染,需根据具体情况行二次手术或加强抗感染治疗。
术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体位管理,如保持俯卧位促进房水引流。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急剧下降时需立即就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及眼部化妆,定期复查视野和视神经形态以评估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