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常感到困倦可能与生理性原因、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具体需结合伴随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可能出现睡眠模式改变,表现为夜间睡眠时间缩短、深度睡眠减少或早醒等情况。白天活动量下降、肌肉量减少导致代谢率降低,以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蛋白质、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均可能引发疲倦感。建议调整作息规律,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并保证每日摄入鱼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
2、贫血
老年人群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慢性失血等原因,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会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乏力、嗜睡等症状。可通过血清铁蛋白、叶酸等检测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甲钴胺片等药物,同时配合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出现怕冷、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复查调整药量。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同时服用钙剂、铁剂等影响药物吸收的物质。
若排除睡眠不足等生理因素后仍持续困倦,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注意避免自行服用安神类保健品,某些成分可能与慢性病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日常需保持适度日晒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