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主要包括ST段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对应导联改变以及其他异常波形等特征。具体表现需结合临床及动态变化综合判断。
1、ST段抬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V1-V4导联(胸前导联)可见弓背向上型ST段显著抬高,幅度常超过0.2mV。这是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损伤的直接表现,抬高程度与梗死范围相关。
2、病理性Q波
发病6-12小时后,梗死区导联出现宽度大于等于0.04秒、深度大于等于1/4R波的异常Q波。V1-V3导联出现QS波型,V4导联可能出现QR波,反映透壁性心肌坏死。
3、T波倒置
随着病程进展,抬高的ST段逐渐回落至基线过程中,T波从直立转为对称性深倒置,呈现"冠状T"特征。这种动态演变是心肌缺血从急性期转向亚急性期的标志。
4、对应导联改变
常伴下壁导联(II、III、aVF)ST段镜像性压低,幅度多超过0.1mV。这种对应性改变有助于与单纯下壁心肌梗死鉴别,反映梗死相关血管的供血范围。
5、其他异常波形
可能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病例可见R波振幅进行性降低,提示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
当心电图出现上述特征性改变时,需立即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快接受再灌注治疗。心电图需每30分钟复查以观察动态演变,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