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栓塞手术是一种通过阻断脾脏部分血供来治疗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其操作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动脉穿刺、导管引导、栓塞实施以及术后观察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完成。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影像学检查等评估,确认手术适应症和栓塞范围。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微粒,并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2、局部麻醉
患者在手术台上取仰卧位,医生在腹股沟处进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建立血管通路,整个过程保持无菌操作。
3、导管插入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将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插至脾动脉主干。通过造影确认脾脏血管分布情况,选择需要栓塞的靶血管分支。
4、栓塞操作
经导管缓慢注入栓塞材料,通过透视实时观察栓塞剂分布。通过控制栓塞范围和程度,通常保留30%-50%脾组织维持免疫功能,同时达到减少脾功能亢进或止血的目的。
5、术后处理
拔除导管后压迫止血,包扎穿刺点。患者需卧床1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栓塞效果。
该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1-2周可自行缓解。建议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感染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脾脏功能和栓塞区域血供情况。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由介入放射科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