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蹒跚步态常见于哪些疾病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蹒跚步态可能由脑血管疾病、小脑疾病以及脊髓病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若出现异常步态,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运动功能。患者常伴随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可通过头颅CT或MRI确诊。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改善循环,必要时进行介入取栓治疗。

2、小脑疾病

小脑肿瘤、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会影响平衡协调功能,导致行走时步基增宽、身体摇晃。此类患者可能伴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需通过小脑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性质。治疗可选用手术切除占位病变,或应用甲泼尼龙片控制炎症反应。

3、脊髓病变

脊髓损伤、椎管占位或脊髓炎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传导通路,造成下肢肌力减退和步态异常。典型表现包括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体征,脊髓MRI是主要检查手段。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椎管减压手术,或使用注射用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药物。

出现异常步态时需尽早就诊神经内科,完善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学评估。治疗期间需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避免跌倒等意外损伤。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