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通常会有体温升高、身体发冷、乏力、头痛等不适感,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炎症等病理状态产生的防御反应,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可能伴随不同症状。
发热初期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患者常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此时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随着体温升高至稳定阶段,皮肤血管扩张会导致面色潮红、手脚发烫,多数患者会感到头部胀痛或全身肌肉酸痛。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反应,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高热状态下可能伴随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若体温超过40℃可能引起意识模糊或惊厥。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易出现口渴、乏力等脱水表现。
建议发热期间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环境通风。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选择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需注意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出现发热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